關注民生 服務社會 發(fā)掘真相 傳播價值 感謝您瀏覽江蘇蘇訊網(wǎng)。 歡迎投稿:郵箱724922822@qq.com 客服電話:025-86163400 18061633398

“身入”更“心至”,“常下”方“花開”

2025-11-11 09:03 來源: 供稿 編輯:玖柒六 瀏覽量:0

“四下基層”是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大力倡導并身體力行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近來,隨著主題教育深入開展,廣大黨員干部紛紛走出機關、走進基層,掀起了踐行“四下基層”的熱潮。作為一名基層干部,我親眼見證了這股新風給鄉(xiāng)村帶來的勃勃生機,也深刻體會到,“四下基層”要想真正吹開群眾的“幸?;ā?,絕不能是“一陣風”,而必須是一場“四季雨”,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做到“身入”更要“心至”,“常下”方能“花開”。

一、政策下基層,不能“照本宣科”,要做“翻譯器”和“播種機”

政策下基層,不是簡單地把文件從機關帶到村里,念一遍就了事。它需要一個“翻譯”的過程,把“書面語”變成“家常話”,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晚飯后的閑暇時間,在村頭大樹下、在文化廣場邊,開“板凳會”、“院落會”,大家圍坐一起,你一言我一語,政策在輕松的氛圍中入了心。

這個過程,就像把優(yōu)良的種子,不是直接撒在硬土上,而是經(jīng)過精心培育,播進松軟肥沃的土壤里,才能生根發(fā)芽。政策宣講,就是要做這樣一個“翻譯器”和“播種機”,讓黨的好聲音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

二、調查研究下基層,不能“走馬觀花”,要能“下馬看花”甚至“下地栽花”

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但下基層調研,最怕“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或者搞“經(jīng)典調研路線”,看到的全是“盆景”。

真正的調研,是“下馬看花”,細致觀察每一片花瓣的紋理;更是“下地栽花”,親身參與其中,感受種植的艱辛與收獲的喜悅。只有與群眾坐同一條板凳,喝同一碗水,聽他們講真話、實話,甚至是“刺耳話”,才能獲取在辦公室永遠聽不到、看不到的第一手情況,找準問題的“七寸”。

三、信訪接待下基層,不能“被動接單”,要能“主動尋診”

過去,信訪工作多是群眾上門反映問題,基層干部被動接訪,很多矛盾是“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等矛盾爆發(fā)再解決,往往事倍功半?!八南禄鶎印币蟀研旁L接待的窗口前移,建立“網(wǎng)格走訪”和“干部巡村”制度。在田間地頭,聽村民抱怨灌溉用水分配不公;在農家院落,聽老人訴說養(yǎng)老金領取不便的煩惱;在項目工地,聽承包方講述施工遇到的阻力。

“主動尋診”,變“群眾上訪”為“干部下訪”,把矛盾的“滅火器”變成了“預警器”。許多潛在的糾紛,在萌芽狀態(tài)就被發(fā)現(xiàn)并化解了,用心傾聽,用情化解,把工作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四、現(xiàn)場辦公下基層,不能“雨過地皮濕”,要能“釘釘子”抓落實

現(xiàn)場辦公,解決的是“最后一公里”問題。最忌“場面轟轟烈烈,問題紋絲不動”,或者“當時拍胸脯保證,事后無影無蹤”。

在基層,力戒形式主義。群眾不僅聽你說什么,更看你做什么,最終要體現(xiàn)在問題的實際解決上。必須發(fā)揚“釘釘子”精神,一錘接著一錘敲,直到釘子釘實釘牢。當那條曾經(jīng)泥濘的小路變成平整的水泥路,孩子們可以安心上學,老人們可以悠閑散步時,收獲的不僅是工作的成效,更是群眾發(fā)自內心的認可和信任。這份信任,正是“幸?;ā笔㈤_最肥沃的土壤。

“四下基層”,根基在“下”,核心在“民”,關鍵在“?!薄W尅八南禄鶎印睆囊豁椆ぷ饕髢然癁榛鶎痈刹康墓ぷ髁晳T和行動自覺。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必能在這場與群眾的“雙向奔赴”中,吹開一片絢爛奪目、溫暖人心的“幸福之花”!(翟佳宇)

江蘇蘇訊網(wǎng)客服:025-86163400
【責任編輯:陸超】

江蘇蘇訊網(wǎng)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江蘇蘇訊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本網(wǎng)按規(guī)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請致電025-86163400 ,聯(lián)系郵箱:724922822@qq.com。